萬物互聯,“網”、“端”先行,通信模組具有通用屬性,隨著5G加速物聯網發展,國內廠商具備先發優勢,有望進一步搶占海外市場份額。
華泰證券通信行業分析師趙悅媛在進門財經路演中表示,無線通信模組是實現物聯網的關鍵橋梁,趙總看好物聯網行業景氣度提升,并為投資者詳細剖析了物聯網萬億市場中的新星---移遠通信的投資邏輯。
移遠通信成立于2010年,作為全球領先的5G、LTE/LTE-A、NB-IoT/LTE-M、車載前裝、安卓智能、GSM/GPRS、WCDMA/HSPA(+)和GNSS模組供應商,是專業的物聯網技術的研發者和無線模組的供應商,可提供物聯網蜂窩通信模組解決方案的一站式服務。
公司收入利潤在近幾年呈現大幅提升。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01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加62.66%,實現歸母凈利潤1.80億元,同比增長121.42%。
對比同行業公司,移遠通信收入規模大幅高于同類公司,主要原因是通過產品品類廣泛布局、海外市場渠道的完善、以及研發持續投入,造就了營業收入規模放量增長;
另一方面,由于前期布局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均有較大提升,導致凈利潤率水平較低,近兩年市場擴張效果顯現,營收體量大幅提升,各項費用率逐步修復。

LTE產品收入占比過半,NB-IOT系列持續提升。從收入結構上來看,2018年LTE產品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61.72%,共計16.67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8.31億元同比增長101.2%。
另一個增速比較明顯的產品是NB-IoT,2018年占總營收比重為7.58%,總計2.05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718.1%。

分地區來看,近年來海外業務營業收入占比持續提升,2018年占總營業收入的49.88%,較2017年提升3.52個百分點,基本與國內業務的收入體量持平。隨著公司海外渠道的逐步擴張,海外業務的收入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1、物聯網市場規模可觀,是繼移動通信后新的增長點
移動通信行業用戶滲透率飽和。根據GSMA的數據顯示,2015年底,全球移動通信用戶達到75億,超過人口總數73.41億,滲透率為102.17%。
目前以手機為移動通信智能終端代表的增長步入瓶頸,根據IDC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將會達到14.1億臺,同比下滑4.1%。
物聯網成為新的增長點。根據Gartner發布的數據及預測,2017年全球物聯網連接設備達到83.81億臺,預計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達204.12億臺,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華為在2016年全球聯接指數報告中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數量或將達到1000億臺。

根據IDC的預測,預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IoT)的支出規模將達到1.3萬億美元;Gartner和GSMA分別判斷,未來物聯網市場規模會達到1.9萬億和1.1萬億美元。綜合來看,物聯網市場規模可達萬億。

我們看好物聯網,并認可其是大產業機會的核心理由:邏輯類似1999年的互聯網和2007年的智能手機,物聯網行業具備產業落地的條件,且符合“網絡基礎設施完善—終端普及之后—帶來的應用加速”的產業發展邏輯。
當前正處于物聯網產業發展初期,基礎設施完善和終端產品化的階段。
物聯網和互聯網存在區別之處:
1)物聯網應用不僅和軟件相關,更偏重硬件。導致產品成熟度要求高,容錯能力低導致開發周期和測試周期更長;
2)物聯網大多是toB,移動互聯網大多toC。

2、物聯網模組是聯網終端的核心器件,國內廠商迅速崛起
物聯網產業鏈分為傳感層、網絡層、平臺層、以及應用層四大環節,其中傳感層以芯片模組和終端設備為主,網絡層和平臺層主要由運營商主導的通信和平臺服務支撐,應用層面主要是由互聯網廠商主導的數據分析和相關應用,以及由傳統廠商主導的垂直行業應用服務。
物聯網產業鏈四大環節的發展將是循序漸進逐步升級的過程。從需求層次的角度來解釋,物聯網首先是滿足對物品的識別和信息讀取的需求,在這個階段以傳感器為代表的硬件行業將率先啟動;
其次,是通過網絡將這些信息傳輸,在該階段中物聯網通信模組和行業應用的聯網終端將受益;
隨后,是物聯網隨著數據信息的快速增長帶來的系統管理和信息數據分析需求,該階段數據處理平臺發揮關鍵的作用;最后物聯網將深入行業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及人們的生活模式,實現萬物互聯,落地到各主要行業應用領域最終受益。
物聯網通信模組是指用在物聯網終端中,將基帶芯片、射頻功放及存儲器等封裝在一起,實現完整的通信功能的單位。移動終端支持何種網絡制式是由基帶芯片模式所決定,而支持何種頻段則由天線和射頻模塊所決定。
目前全球和國內形成數家較大的無線通信模組供應商。全球知名的供應商包括Telit、Sierrawireless、Gemalto;而國內供應商主要有移遠通信、廣和通、Simcom、中興物聯、有方科技等。
海外企業占據龍頭,國內廠商正在迅速崛起。目前,全球無線通信模組市場由國外廠商主導,2015年Gemalto、Telit、Sierrawireless和U-Blox營業收入水平大幅高于國內廠商。
中國廠商分散,占整體市場份額較低,但2016-2018年,國內模組公司營業收入復合增速均大幅超過海外廠商,其中,移遠通信復合增速超過100%,廣和通、有方科技復合增速達到50%以上。

3、萬物互聯,蜂窩通信模組先行放量,國內模組廠商強勢追趕
5G時代帶來物聯網機遇,物聯網是運營商5G建設的推動力之一,通信模組最先受益。
5G的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帶eMBB、大連接物聯網mMTC、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uRLLC),其中mMTC和uRLLC均和物聯網相關。
從當前電信運營商話音業務收入逐年下降,通信行業的人口紅利時代漸行漸遠,且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也趨于飽和的現狀看,運營商收入增長乏力。
同時,物聯網的迫切需求也成為了5G發展的助推力量,使得運營商在加速部署5G的同時,優先進行物聯網網絡層、平臺層布局,并向應用端延伸,驅動了物聯網產業發展。
萬物互聯,“網”、“端”先行,無線通信模組是實現物聯網的關鍵橋梁,相對于物聯網碎片化的應用場景,模組具有通用的屬性。
在物聯網連接數的大幅增長背景下,蜂窩通信模組將是最先受益于5G+萬物互聯的行業發展環節,景氣度持續提升。
全球蜂窩通信模組市場具備潛力。隨著物聯網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車聯網、智能物流、移動支付、虛擬現實等領域都離不開通信模組和智能終端。
根據TechnoSystemResearch統計數據,2017年的全球物聯網蜂窩通信模組出貨量為1.62億片,到2022年將增長到3.13億片。

中國蜂窩通信模組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根據TechnoSystemResearch統計數據,2016年底的中國物聯網蜂窩通信模組出貨量為34.5百萬片,到2020年將增長到75.6百萬片。
物聯網模組企業需要一定技術積累,并且擁有其優勢垂直領域。分析幾家物聯網模組企業發展歷程可以看出,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物聯網模組企業都是早期從通信技術起家,在擁有一定技術優勢和積累之后,轉型開展物聯網模組業務。
并購頻發,提升行業集中度。Sierra和Telit分別于2000和2005年上市,在收購整合上具有資金優勢,近幾年收購了一系列模組和平臺型的公司。Gemalto在2015年通過整合Cinterion而進入通信模組行業,Cinterion的前身是西門子的無線模組事業部。
物聯網模組企業的發展路徑體現出該領域的專業化趨勢。比如,Telit收購motorola模組
事業部,Gemalto收購西門子無線模組事業部,高新興收購中興通訊模組子公司中興物聯。
1、下游應用多點開花,規模放量持續增長
移遠通信產品廣泛應用于無限支付、車載運輸、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無線網關、工業應用、醫療健康和農業等多個領域,下游應用眾多。
公司產品品類齊全,由于下游應用方向眾多,并伴隨著物聯網在多個行業逐步實現滲透率提升,有利于移遠的業務逐步拓展,多點開花助力公司長遠發展。

公司LTE通信模組在無線支付領域優勢明顯,獲得國內外大客戶認可合作。
“人工智能”“大數據”“云服務”“物聯網”概念的出現推動了“智能POS”的發展,智能POS除了傳統收銀機的收銀、打印小票、掃碼等功能外,還提供了整合支付解決方案,支持多種收款方式、會員管理(CRM)、支持營銷管理和各種便民服務。
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86%的中國消費者使用并信賴移動支付。根據中國銀聯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通過銀聯認證智能POS累計出貨237.5萬臺,2018年出貨量達到596萬臺,同比增長150.95%;
根據觀研天下發布《2019年中國POS機行業分析報告-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POS滲透率為52%,2019-2020年將分別達到74%和92%,由此數據推算預計2019-2020年出貨量平均增速為33%。
移遠的LTE智能模組是專門為無限支付設備打造的,具有數據傳輸速率高、數據傳輸穩定、安全可靠、性價比高等優勢,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知名品牌的POS機、收音機中,國內客戶包括新大陸、福建聯迪,海外客戶包括國際頂尖的POS機廠家Ingenico等。
車載行業具有先發優勢。如今在逐步進入智能汽車時代,“無人駕駛”的出現將會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挽救數千人的性命,緩解擁堵,減少燃料消耗和污染,并給予駕駛人更加方便、快捷和智能駕駛體驗。
無線通信產品在車載電子應用的整個環節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連接設備傳感端和信息服務中心的紐帶,而且車載的應用環境非常復雜,對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高低溫等要求更高。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約為525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增加至1629億美元,CAGR為25.4%;
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114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530億美元,CAGR為36.0%,高于全球平均增長速度,中國市場規模在全球占比也將從2017年的21.7%增長到2022年32.5%。
移遠通信研發的車規級模組符合車載行業的高標準,目前公司已研發具有C-V2XPC5和uu通訊模式的兩款V2X模組。公司車載終端客戶包括國內的杭州中導、慧視通,以及海外的Autofon、Inosat等。

智慧能源是物聯網領域的重要分支。隨著新能源經濟和智能通信逐步滲透到M2M行業,移遠通信能源解決方案集成LTE、LPWA無線通信技術滿足了能源供應智能、安全和可持續的需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慧能源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慧能源行業IT投資規模達到618億元,至2021年投資規模將達到1,43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3.45%。
公司產品在智慧能源解決方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傳感器和基站之間的橋梁。公司客戶中包括電網公司設備供應商華立科技、新聯電子、友訊達等,國際智能表計類廠商Baylan、Itron等。
智能安防聯網至關重要,公司產品占據優勢。長遠來看,物聯網意味著無所不在的監控,也包括讓虛擬財產得到更好的監控。目前來看,僅安防工作就需將成百上千的各類設備納入管理范圍,從安全的角度來確保接入網絡設備的可靠性至關重要。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智能安防市場發展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在6600億元左右,其中智能安防行業市場規模近300億元,預計在2020年智能安防將創造一個千億的市場。
移遠通信推出的安防&監控解決方案結合了無線通信技術、先進的攝像設備和3G/4G網絡,一旦傳感器自動觸發安全警報器,將向用戶手機或其他終端設備發送警報信息,同時提供實時圖像和視頻,美國的Honeywell和公司合作開發安防產品。

智慧城市離不開高度互連的基礎設施,對物聯網需求提升。智慧城市逐漸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并為城市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無論是便捷的交通、高效的資源利用,還是精細化的城市管理,都離不開高度互連的基礎設施。
移動物聯網模組則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之間互聯溝通的核心,在智慧路燈、智慧停車、以及智能垃圾桶等領域應用廣泛。
全球第二大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于2019年1月發布報告稱,2018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規模為308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這一數字將增長為7172億美元,2018至2023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8.4%。
智能工業利用通信等技術對傳統工業的每個環節進行改造,包括供應鏈管理、生產過程工藝優化、設備狀態監控、環保監測及能源管理、安全生產管理等等,從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減少資源消耗。
根據MarketsandMarkets的報告,全球工業物聯網市場將從2018年的64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914億美元,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7.39%。
農業和環境監控離不開物聯網的助力。物聯網技術可依托無線通信網絡、無線通信模組和傳感器等,有效實現精準化種植、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節約資源并控制成本,因此智慧農業擁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物聯網技術還可在氣象、生態環境監測、污染監測、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發揮其優勢。
這些領域具有監測范圍廣闊、采樣點位眾多、監測手段多樣等特點,采用物聯網技術可進行連續、實時、遠程數據采集,再結合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基于大數據的決策支撐、應急處理、災害預警及處理等。
綜合來看,由于物聯網通信模組具備通用屬性,所以在多個下游領域實現產品拓展才可具備規模優勢。移遠通信產品在景氣度較高多個物聯網行業實現客戶拓展,并形成穩定的供應關系,有助于其收入規模持續提升。
2、海外擴張加速,高端市場彰顯公司產品實力
海外大客戶體量逐步提升。從公司前五大客戶的收入情況來看,自2016-2018年的數據統計,一方面,公司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2.25%、35.00%和33.28%,基本保持穩定;另一方面,從前五大客戶的構成上來看,海外客戶的體量明顯提升。
海外市場存在較高的技術門檻和客戶資源門檻,并且海外客戶一般屬于質量敏感型企業,對硬件技術性能、穩定性、安全性要求較高,因此,海外市場收入規模大幅提升,也驗證了公司產品受到海外客戶認可。

移遠通信模組產品已通過全球主要認證機構的檢測,包括AT&T、Verizon、Telstra、CE、GCF、FCC、IC、PTCRB、NCC、ANATEL、ROGERS、Vodafone等。公司在世界范圍內繼續對產品進行認證,并利用豐富的海外市場經驗幫助客戶進軍全球市場。

海外客戶黏性較高,有利于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隨著物聯網行業發展,客戶業務體量逐步提升,賦予公司持續增長動力。海外客戶一般屬于質量敏感型企業,對供應商選擇極為嚴格,但一旦選定供應商,一般會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公司產品具有質量穩定,性能好,故障率低的優點,達到了行業內一流水平,同時公司在交貨周期、售后技術支持、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因此,公司憑借產品及服務質量已成為客戶的主要供應商,并與主要客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客戶黏性較高,隨著物聯網行業發展,客戶業務體量也在逐步提升,為公司收入持續增長提供了基礎保證。
公司擁有全球化銷售網絡,給予海外業務有力支撐。移遠通信經過多年的積累,建立起了立體化的市場營銷體系,主要包括通過下游代理商經銷和客戶直銷兩類渠道。
同時,公司為配合海內外開拓需求和便于銷售管理,將全球銷售區域分為中國區、歐洲區、亞非拉區和北美區,由市場銷售代表、售前售后工程師(FAE)組成的技術及售后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及時、準確的服務。
與海外巨頭競爭,公司具有成本優勢。歐美市場目前是物聯網滲透率提升較快的區域,但該區域人力成本和生產成本也高,境外競爭對手需保持一定毛利率才能覆蓋研發及運營成本,故而其要求產品售價相對較高。
移遠的主要運營、研發人員均在國內,整體運營成本低于境外對手,因此在境外拓展業務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且仍能保持一定的利潤空間。

3、研發投入打造核心競爭力,工程師紅利逐步凸顯
創始團隊經驗豐富,相關能力出眾。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為錢鵬鶴,曾就職于摩托羅拉、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希姆通等,非常熟悉海外市場,具有全球化視野。
除了公司創始人外,核心技術人員均有多年行業積累,技術和銷售經驗豐富,相關能力出眾。
同時,公司聘請了西門子CinterionWirelessModules全球銷售執行主管、以及Gemalto、Telit、U-blox的高管,在模組技術和海外市場經驗均具有優勢,有利于公司海外業務的快速成長。
研發投入持續提升,蓄力增長。2016-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4,998.99萬元、9,967.21萬元和16,360.28萬元;
同時研發人員人數迅速增長,2016年公司平均研發人員數量僅為234人,截至2018年底該人數已達到836人,占公司總人數的78.94%,其中超過86%是本科及以上學歷。
同時公司擁有覆蓋全球的多個國家或地區的銷售技術支持辦事處,為客戶提供全面、及時和近距離的技術支持服務。研發投入持續提升,研發技術體系完善,為公司后續的成長蓄力。

產品適應物聯網應用場景的復雜性的技術優勢。公司產品基于市場調研,采用行業最先進的方案,適用于高通、聯發科和英特爾等平臺。模組應用涉及到各種復雜無線通信方案,研發團隊不斷優化電路設計,攻克抗干擾等技術難題,申請并成功獲得“防干擾無線通訊系統”的發明專利。同時,公司具有復雜的軟件設計,包括協議、應用、實時操作系統等。
另外,公司產品適用于-40℃—85℃的工業溫度,符合8KV/15KV的ESD抗干擾性能,并通過1000小時以上的老化實驗驗證。
布局5G模組產業化,C-V2X模組率先推出。隨著萬物互聯各類場景對網絡速率、穩定性和時延等提出更高要求,公司持續與運營商、高通等5G產業鏈風向標保持密切合作,積極參與5G標準制定。
目前,移遠已經研發出5G系列模組產品,例如用于自動駕駛的C-V2XAG15模組、千兆級LTE-ACat18高速模組等。
募投項目助力4G+5G模組,進一步夯實研發能力。公司本次IPO發行2,230萬股,發行價格為43.93元/股,用于高速率LTE通信模塊產品建設項目、5G蜂窩通信模塊產業化平臺建設項目、窄帶物聯移動通信模塊建設項目、研發與技術支持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本次募投項目緊緊圍繞主業,是未來行業發展方向,有利于公司進一步進行業務拓展,夯實競爭實力。
營業收入方面,結合當前網絡建設、下游領域行業增速、以及公司產品定位、客戶優勢、市占率提升等因素,對公司各個系列產品的增速情況做如下假設分析。
1)LTE系列產品:考慮到2019年國內4G網絡擴容,國外CAT6/12產品相對成熟,以及4G網絡應用不斷普及,產業鏈下游的智能支付、安防監控、智能表計、無線網關、智能家居等領域客戶對LTE通信模組產品的需求提升。
根據TechnoSystem Research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和國內LTE模組增速分別為68.17%和102.67%,預計2019-2020年全球LTE模組增速分別為49.75%和31.32%,國內LTE模組增速為42.76%和27.19%,且考慮到公司市占率進一步提升,故而LTE產品收入增速有望高于行業水平。
2)5G系列產品:5G建設如火如荼,各國紛紛加速5G建設進程,目前公司5G-V2X已發布,隨著2020年各國5G商用逐步鋪開,有望形成小規模供貨體量。
3)NB-IoT系列:我國積極推進NB-IoT產業發展,隨著4G基站改造和2G網絡退網提速,NB-IoT進展有望加速。
根據三大運營商和工信部預計,2018年NB-IoT連接數僅為5000萬,而2019年有望突破1億,隨著2019年4G基站實現NB-IoT功能改造基本完善,2020年行業增長有望提速.
但預計NB-IoT產品價格逐年壓縮趨近2G模組產品價格,綜合來看該業務19-21年增速水平分別為59.16%、71.93%和40.16%。
4)其他產品:考慮到運營商2G網絡逐漸退網,2G模組新增需求下降,故而GSM/GPRS系列模組收入下降;另外,當前3G網絡仍存在一定用戶體量,退網計劃尚未全面鋪開,故而公司WCDMA/HSPA系列模組收入增速保持小幅增長;
另外,考慮到GNSS產品未來和NB-IoT/LTE/5G等模組產品實現功能整合,故預計單一GNSS產品維持小幅增長。
毛利率方面,由于毛利率較高的2G和3G產品自2019年開始收入占比逐步下降,所以綜合毛利率較2018年下滑。未來,公司受益于LTE模組產品海外銷售渠道布局逐步成熟,結合5G產品開始供應,以及NB-IoT模組毛利率回暖,綜合毛利率水平穩中有升。
1)LTE模組市場需求較大,公司前期為拓展市場競爭力,使得LTE產品價格略低,隨著客戶穩定性提升以及海外渠道的成熟,加上當前LTE模組景氣度較高,以及產品迭代等因素,價格有望提升,毛利率水平有所回暖;
2)5G系列由于處于產品供應初期,考慮到產品雖然具有先發優勢,但是面對較激烈的競爭環境,給予整體模組行業平均毛利率水平,約為20%;
3)NB-IoT模組由銷售價格從2016年的72.93元/個,下降到35.81元/個,主要原因是政策推進產業發展要求、運營商補貼以及市場競爭導致,由于連接數總規模還處于較低水平,成本端芯片價格下降不明顯,所以導致公司產品毛利率下調明顯。
根據NB-IoT連接數從2018年的5000萬增長到2019年的1億,總規模大幅提升,成本端芯片供給量提升,采購價格有望壓縮,故而毛利率有所回暖。
4)其他產品:GSM/GPRS系列模組、WCDMA/HSPA系列模組雖然銷量有所下降,但市場格局較為穩定,且公司具有客戶優勢,毛利率較為穩定;
GNSS產品一方面由于拓展海外市場屬高端市場,另一方面隨著GNSS技術成熟度基本完善,成本逐步壓縮,故毛利率2018年提升明顯,考慮到該業務后續增長空間有限,在當前市場和技術狀態下,預測未來該業務毛利率將保持穩定。
費用率方面,目前公司仍處于業務和人員的擴張期,尤其是海外銷售渠道的建立,故而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均有所提升,但公司規模效應顯現促使營業收入增速維持較高水平,所以費用率有所下降。
在研發方面,2019年公司將加大在LTE、5G、以及窄帶物聯網模組領域的持續投入研發,故而研發費用率提升明顯,隨著新產品落地,后續每年研發投入將有所放緩,但仍保持較高的研發費用率。
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凈利潤分別為2.70億、4.03億和6.28億,對應EPS分別為3.02、4.52和7.04元,當前股價下對應PE分別為42.21X、28.20X和18.13X。
參考A股同類型公司的2019年PE估值平均水平為29.03倍,但高新興和日海智能模組業務占比不高.
移為通信偏向終端業務,對比來看,廣和通和移遠通信的業務契合度較高,且2018年海外業務占比均為一半左右,廣和通2019年PE股值水平為41.90倍.
考慮到移遠通信產品實力較強、海外銷售渠道鋪開后緊逼巨頭搶占市場份額,盈利能力凸顯,給予2019年PE估值為44-47倍,對應目標價132.88-141.94元/股,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文章內容為華泰證券通信行業分析師趙悅媛在進門財經路演核心觀點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